山西临汾饭店坍塌事故背后:预制板下的农村自盖房
8月29日9时40分左右,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陈庄村聚仙饭店发生坍塌事故。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共搜救出57名被埋人员,其中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
发生事故的聚仙饭店,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自盖房,但随后多次进行了加盖扩建,在饭店院子前后的两座小楼中间加盖了预制板房顶,形成了饭店的“宴会厅”。之后,在这个房顶之上又加盖了彩钢顶棚用来堆放杂物。
事故发生时,饭店二层预制板瞬间整个塌了下来,砸向下面宴会厅内的客人,大多数人来不及逃生。有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坍塌的预制板中的钢筋还没人的小指粗,并且锈迹斑斑。
预制板是20世纪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制作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
因为是在预制厂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来安装,所以叫预制板,预制板大多是空心的,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建造方便快捷的优点。
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预制板逐渐被相对来说安全质量更高的现浇板替代了。
现浇板是指在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再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拆除模板。因为现浇板是一个整体的楼板与梁和柱子浇在一起的,所以和预制楼板比起来,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及抗震性,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在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说起预制板,农村朋友应该都不会陌生。预制板盖房子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当中是比较流行的,在当时有不少的预制板厂。那时候盖房子主要都是平房,很多刚刚致富的农民家庭盖新房,往往选择砖混结构,通常用的都是预制板。
尽管现浇板具备比较好的抵抗震动的能力,而且能够承担重量的能力强,隔绝声音的效果好,但相比较来说预制板价格更便宜,结构轻,低层建筑易于拼装,施工耗时少,整体预算远远低于现浇板的价格,对经济预算并不高的农村来说,人们更愿意选择预制板。
但预制板是组装式的结构,且生产的基本工艺参差不齐,有些制造者为了更低的成本,就用单层的几根钢筋替代内部的钢筋框架,甚至使用铁丝代替。一些农民在家庭经济情况好转后,为改善住房条件,并没有推倒重建,而是直接在原有建筑上加建一层楼或几间房,导致原有的房屋不堪重负,这些都是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际上,一直以来,农村自盖房坍塌事故并不少见。2017年正月初六,温州市文成县一座4间4层半的农房轰然倒塌,导致9人被埋入废墟,其中7人罹难;2017年9月8日,山西省介休市定阳路附近一小卖部发生塌方事故,事故造成3人被埋压,其中两人获救,一人死亡……而这次的事故,无疑是又一次警告:目前,我国农村自建房存在着不少质量问题。
“农村自建房目前不太有人管,不太有法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副教授罗德胤指出了这种现象的原因:我国农房的基数实在太大——56万个行政村,300万个自然村,有数亿栋农房,需要有相当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管得过来,目前管理上还存在空白。农村自建房看似问题不大,但隐蔽的小概率事件积累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一定会爆发。
罗德胤表示,农房经过10到20年的常规使用的寿命,现在已到问题集中爆发期。如果村民自己仔仔细细地观察,可能会发现墙体、梁柱有裂缝,或者是变形、歪闪,这时就需要产生了警惕。但有的迹象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看出来,因此要实行制度性检查。经营性的场所每半年或每一年就必须要做全面检查,请专业技术人员来判断它是否到了风险期,要不要采取加固补强措施,是否已到期限寿命了,需拆除重建。
罗德胤表示,虽然有不少地方都出台了《农村建设管理条例》,规定达到一定层数和面积之后,就应该去报批,由专业技术人员监管。但事实上我们的编制非常少,一个县的建设科只有两个人,他管全县的农村,其实就是管不过来的。有很多乡镇,有的是有建设管理站,但即便设了之后,他们的专业水平也不行,人员编制的缺陷非常大。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农房基数实在太大,需要有相当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管得过来。如今是时候推动国家和政府出台相关方面政策,填补农村自建房无人管理的空白了。
首先排查十分必要。爆出的事故数量虽少,但隐藏的可能数量很大。现在趁机会赶紧排查,把可能潜在的危险对象找出来,以减少损失。
其次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农村建设管理制度,要有基本的管理要求,要有基本的审查流程,还要配备基本的管理队伍、基本的工匠队伍。有经过某些特定的程度培训的工匠人能做一些基本把关,能够尽可能的防止恶性事故频发。
山西省决定,从8月30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立即开展房屋建筑和人员聚集场所安全专项检查。
减少农村自建房坍塌悲剧,归根结底是要提升农村自建房质量,关键是强化监管,补漏监管真空。这既要强化程序监管,也要填补质量监管,确保新建的农村自建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