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水”比“油”贵
【想创业 正当时】中经评论:守牢“恒心”,在搏击风浪中壮大
【想创业 正当时】中经评论:想创业?请选好赛道、找准“风口”
媒体报道,某县一位领导下乡,高级轿车陷入泥潭,过路群众无一人上前帮忙推车,秘书求助也无人理睬,反而引来一群人围观。车中的领导叹曰:“世风日下!干群关系何以至此?”仔细想想,恐怕正是因为时下某些干部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搞成了“油水关系”。
“鱼水关系”与“油水关系”虽一字之差,但性质迥异。从上述事情分析,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水因油而污,水要清则去污。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懂得这一个道理并深长思之。
历史上曾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孟子的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
建党90周年以来,我党、我军紧紧依靠“鱼水关系”,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和发展。淮海战役结束后,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全心全意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坊间百姓有这样一句俗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干群关系的紧张,既有干部不作为、不检点的自身原因,也有部分素质低下的村民故意刁难、使诈、趋利的因素。前不久,书记把目前一些地方不很融洽的干群关系称作“油水关系”,认为一些地方干部的工作不够深入,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这确实是实情。
笔者曾和一位越级者聊天,他说中央的政策是部“好经”,可下面的领导干部有些却“念歪了经”。
一个时期以来,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建立基层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了解情况,研究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可有些领导干部总是滑得像油一样浮在水面,甚至有些领导干部总是像“油”一样,高高地“浮”在机关,很少深入“水”中,不深入群众,就谈不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些领导干部总觉得自身的身份比群众高一等,自以为“油”比“水”贵,因而像“油”一样与群众疏离,根本没办法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一拖再拖、不给答复,就是推来推去、不予解决。群众为了讨个“说法”,就必须越级。可是,群众的越级,常常被基层干部视为“影响稳定”。有的地方甚至用“越级就是违法”的标语来“震慑”者,致使群众积怨越来越深,“鱼水关系”就这样搞成了“油水关系”。
变“水”比“油”贵。《党章》规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者觉得,党群干群关系应该是一种鱼傍水、水傍鱼的“鱼水关系”。如果把党员干部比作“鱼”,那人民群众就是“水”,鱼儿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
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变“油水关系”为“鱼水关系”,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人、干事的三者关系。首先是做官先做人。做好官必须先做人。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就必须先堂堂正正做人;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能清清白白地做官。其次是做官要干事。领导干部要以平常心看待官位,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人要为党的事业而奋斗,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当大官。第三是“万事民为先”。“干部就是干事,为官就是为民”。当官是一种责任,要从始至终坚持“位尊不泯公仆心、权重不移为民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绝不以权谋私。
指出,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所谓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好“以谁为本,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量一量、看一看,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决策和部署,是不是满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是否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是否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对党负责、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实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水”才能比“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