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电气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文章出处:美变壳体 发表时间: 2024-03-04 10:26:55

  设备制造板块,公司专门干输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矿企业等。

  新能源产业运营板块,涵盖地面集中式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前期开发、投资建设、EPC工程总承包、后期运维服务,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生产销售、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工商业高耗能企业等。报告期内,新能源业务进一步向储能领域拓展,推进储能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及工商业储能柜等储能产品的研发、测试优化相关工作。

  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是公司长期专注的主营业务、发展根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拥有成熟的产品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完整的制造产业链,业务规模稳步扩大。

  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智能电网和轨道交通两大应用领域,包括中压配电柜、预制式电缆附件、高低压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等一次设备,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等一二次融合产品及预制舱式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大范围的应用于城市及农村配电系统、铁路电力系统、发电厂及工矿企业配电系统、社会基础设施、医院高校及高端楼宇等下游。

  随着国家《能源发展的策略行动计划》的发布及“双碳”目标的提出,公司将业务由传统的设备生产制造扩展到新能源领域,布局光伏发电、光伏电站EPC、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生产销售及充电站的投资、运营,及储能产品的研发、储能项目EPC工程总承包等储能相关业务,不断实现用户多元化能源需求。

  公司从事的光伏业务处于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发电系统,涉及的光伏发电业务主要为光伏电站持有运营、光伏电站EPC业务。

  该业务包括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与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绿色电力,提供先进、高效的能效管理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该业务以子公司上海熠冠为主体,通过设立项目公司,在江苏、上海、安徽、湖北、广东等光照资源较好及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工商业大规模的公司、园区管委会、高校合作,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建设运营光伏项目。目前上海熠冠自持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40多兆瓦。

  该业务以子公司中能祥瑞为运营主体。中能祥瑞拥有完整的实施光伏电站EPC业务系列资质。随着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能祥瑞将业务由原来的电网工程项目施工业务扩展到光伏电站EPC总承包业务,涉及光伏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合同洽谈、方案设计、物资采购、设施安装、工程项目施工、并网发电、运维等系列环节,为业主提供满意的交钥匙工程服务。

  充电桩的生产销售:公司依托在电气设计、装配以及检测等方面工艺及技术优势,已研发、生产多种不相同的型号的直流、交流充电桩产品,并大范围的应用在不同充电场景。

  充电站的投资运营: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充电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加速推进储能业务布局。一方面,快速推进工商业储能柜、便携式储能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开发、样机制造、样机测试等工作。另一方面,基于公司在传统输配电设备业务、新能源相关业务的良好发展基础以及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及新能源EPC的方式拓展储能业务取得了进展,获得订单。

  公司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业务的经营主体为全资子公司福建中能与武昌电控,按照“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按照每个客户订单需求,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生产计划的制定。公司已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体系,依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采购模式:输配电设备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化工原材料、电气元件、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公司设置供应链中心,统筹采购总体安排及供应商开发、管理工作。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公司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企业实力做综合评审,从而选定一般产品的合作供应商。公司年初和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在具体采购时再次签订合同。目前,公司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生产模式: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矿企业等行业大客户,因客户所在地的输电量、用户情况、配电方案、智能化等方面需求不同,公司配电产品主要采取“以单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所获得的订单由公司组织生产,但对部分通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公司也会按照审慎研究制定的生产计划,辅以“计划生产”。

  销售模式:企业主要通过直销方式完成,通过投标方式获取订单。企业成立至今,已形成专业化的研发、设计、生产组织体系及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最重要的包含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其中,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以“全额上网”的方式运行,项目收入由上网部分电价及补贴收入构成;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以“自发自用、余额上网”的方式运行,公司持有运营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于2018年前均已实现并网,该部分项目收入由上网部分电价、业主自用部分电价及补贴电价构成。

  设备、材料采购:中能祥瑞光伏电站EPC业务采购的设备及材料最重要的包含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光伏支架、电缆、升压站设备等。中能祥瑞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的具体方案经客户评审通过后,设计部门与该项目负责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合同要求确定合同中所需设备及材料采购种类与规格,并提交采购申请至采购部。采购部综合数量、规格、到货时间、价格等要素,通过询价、邀标等方式确定最终供货商。

  施工作业采购:中能祥瑞结合光伏电站EPC项目内容和实施计划,根据资质、过往业绩、资金实力及质量、工期和安全管控能力等方面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确定入围供应商,继而通过询价、邀标等方式确定最终采购单位。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与管理机制,保证工程建设过程符合法律和法规及客户要求。

  合同签订后,中能祥瑞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召集各专职人员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技术和经济做全面策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人员结合项目经理现场需求对施工图纸及技术标书进行二次优化,同时协同工程管理人员依据施工图纸、合同约定等制定具体施工计划。工程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工程作业规程和具体施工计划对项目现场施工进度、材料耗用、设备、劳务使用来管理;实时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分析实时进度与计划进度差异原因,及时对施工计划做调整;对项目进行例行检查并配合公司做按时进行检查及随机抽查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项目现场配备各专业专工,项目专工负责各专业方面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与调整,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各部分工作提供专业指导、管理、检查及验收工作。

  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一方面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业务承接流程包括项目信息搜集、项目评估、标书制作、技术和商务投标、合同签订等环节;另一方面通过战略合作模式,即和国家、地方大型能源集团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开发项目资源,以资源促进光伏电站EPC业务。

  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最重要的包含充电桩生产销售业务和充电站的投资运营业务。

  充电站的投资运营业务:企业主要采取直营、战略合作的模式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投建运营业务,为用户更好的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充电服务,获取充电服务费及其他增值服务费。直营:公司综合考量当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基数、充电需求、周边交通及区域配电能力,合理选址,独立自主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充电服务,收取充电服务费。战略合作:鉴于新能源公交车稳定的充电需求,公司积极拓展优质公交公司客户,与河北邯郸公交公司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其管辖的站点进行充电场站的投资建设,公司享有充电站的运营权,获得充电服务费。

  公司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业务主要系输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上述业务所属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细分行业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细分行业。公司基本的产品属于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范畴,上业为化工、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绝缘件,下业为电力行业,最重要的包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在内的电力系统和工业公司、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地产及居民住宅等用电企业。

  电力行业系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国防事业和人民生活电气化提供所需的电气设备的重任。依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202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输配电网是电力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力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输配电网的建设,进而拉动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需求。

  电网和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投资主导,总体增长趋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依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54亿元,同比增长7.8%。随只能电网建设加速,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领域需求得到有力支撑。

  轨道交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的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度相关的领域。随着我们国家铁路、城市轨道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轨道交通行业对电力自动化要求的持续提升,有利于推动公司轨道交通领域的远动箱式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电缆接头测温装置等基本的产品的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根据2022年1月国务院官网信息,国铁集团发展改革部副主任赵长江介绍:“预计‘十四五’时期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十三五’期间总体相当”。预计2023-2025年铁路投资总额约2.5万亿元,年均约8400亿元,较2022年提升18%。

  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由此推算,2023-2027年规划新增里程1.5万公里,年均新增

  3000公里。其中新增高铁1.1万公里,占总新增里程的73%,年均新增2200公里,较2022年提高6%,电力设备需求将逐步提升。铁路存量里程的持续增长也带动了轨道交通变电箱等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且更新替换需求有加快释放的趋势,这也将为公司的业务带来新增量。

  公司从2015年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业务包括地面集中式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前期开发、投资建设、EPC工程总承包、后期运维服务,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生产销售、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服务,2021年开始进军储能领域,进行便携式储能电源、工商业储能柜等储能产品的研发,积极拓展储能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业务。

  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由光伏硅料、光伏硅片、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辅材、光伏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构成。随着我们国家能源转型工作不断推进,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制定后,发展光伏等新能源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光伏将从补充能源转向替代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将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未来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形态趋势,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快速地增长。依照国家能源局数据,1-6月我国太阳能新增装机78.42GW,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54GW,涨幅达到154%。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装机4.7亿千瓦,正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源装机,仅次于煤电。

  公司涉及的光伏发电业务主要为光伏电站持有运营、光伏电站EPC业务。业务处于光伏产业链下游—光伏发电系统,在这一环节,光伏设备最终与电网相连并输送电力,是光伏发电实际应用的场景,也是光伏发电并网的关键环节。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推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新能源车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充电桩市场随之扩容。当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桩市场。

  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迅速增加态势。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市场渗透率达到28.3%。截至2023年6月末,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达4.9%。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攀升,充电需求不断增大。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充电桩保有量为665.2万台,同比增加69.8%。截至2023年6月末,车桩比为2.4:1,距离工信部此前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尚有较大的差距。

  202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目标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从政策端看,年初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发布重磅政策文件,涉及公共领域电动化、充电基础设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充电桩行业迎来密集的政策催化;从需求端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慢慢增长、高压快充车型对大功率充电的需求,充电桩进入加速建设期。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我国正面临电力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电力的占比在逐步攀升,作为新能源并网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储能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储能行业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其中,新型储能继续快速地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根据CNESA预测,我国储能行业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进步,安全性不断的提高,电力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升级,储能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围绕“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新能源产业运营”双轮驱动业务发展格局,积极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会,为电力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过程中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板块持续稳步增长,新能源产业运营板块再结硕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57.73万元,同比增长14.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4.76万元,同比增长10.03%,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1.36万元,同比增长17.16%。业绩驱动重要的因素如下:

  公司持续集中精力聚焦核心主业,稳步推进,充分的发挥主业优势地位。经营销售团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紧密围绕市场和目标稳扎稳打;生产中心快速响应前端销售;各管理中心加强内部精益化管理,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昌电控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箱式变电站、高低压开关柜、无功补偿装置等产品的生产、销售与服务。凭借多年服务铁路系统积累的客户资源、丰富的项目经验及优质的服务,通过灵活精准的经营销售的策略、科学严谨的内部管控及对投标细节的把握,武昌电控近年业绩持续向好,市场占有率稳步扩大。2023上半年,武昌电控多措并举,再创佳绩,实现营业收入15,404.65万元(占公司报告期总营业收入的24.16%),较上年同期增长22.93%,实现净利润1,538.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47%。一方面,2022年中标的多个重点项目实现交付,为2023年上半年贡献积极的业绩;另一方面,武昌电控紧跟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全力开拓重点市场,新获得多个大订单,率先超额完成业绩指标。为进一步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武昌电控近年积极将业务由铁路市场延伸至高速公路及新能源市场。

  面对新能源行业发展黄金期,公司紧抓行业发展良机,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拓光伏EPC、储能EPC等新能源业务。中能祥瑞拥有完整的实施新能源EPC业务系列资质,2022年以来中能祥瑞奋力向前,引进行业专业团队,深入分析自身及竞争者的特点,从供电接入系统路径方案审批开始,全周期跟进与服务,长期增强客户粘性,为客户提供完整的光伏、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2023年上半年,中能祥瑞多个光伏EPC项目实现并网并中标“重庆璧山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比亚迪002594)光储+能量回收一体化单元项目”等标杆性项目,公司新能源业务再结硕果。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专注于输配电设备制造业二十多年,经过长期的沉淀累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自主研发了C-GIS环网柜并在国内率先推出,在国内首先成功开发电气化铁路单芯电缆专用组合式电缆护层保护器,积极推动中压电缆附件国产化进程。近年来公司不断跟踪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持续聚焦产品的技术升级,产品应用电压由中低压向高压延伸,应用领域由配网侧向发电侧延伸,逐步的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企业具有实力丰沛雄厚的产品研制中心,配置了现代化的软、硬件,拥有专业的科研队伍,不停地改进革新,持续研发出更加智能、品质卓越、满足电网发展的新产品。目前公司已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00余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行业标准制定,系列新产品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型式试验和认证。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国家驰名商标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州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

  为持续保持公司竞争优势,公司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慢慢地增加对新领域、新产品、新工艺的探索和创新。并于近年来加大光伏、储能和充电桩新能源领域的投入,通过深挖客户的真实需求,不停地改进革新产品,完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引入能源、电力电子等相关行业专业人才,构建的开发团队专业结构齐全,核心骨干成员来自国内知名院校,拥有大规模的公司工作经验,具备丰富的项目研发和团队管理经验。卓越的科研团队助力公司整体产品研制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

  公司管理团队关键人员长期从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资深的电力行业输配电领域研究经验。经过不断的优化,公司已组建了一支富有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团队,长期专注于电力系统内的销售工作,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并积累了丰富的资源、销售渠道及从业经验。公司通过实施积极的营销服务策略,针对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和实施战略布局,通过建设和完善营销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公司的市场覆盖,使公司具备了较好的营销服务网络基础。

  公司紧抓“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良好商机,根据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全面加码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加大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实到公司各个层级管理岗位。新引进的新能源团队具备专业的能源行业从业经验,管理人员具有大型能源企业从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熟悉创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敏锐洞察市场,率先突围做到行业先知,助力公司抢占先机,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公司深耕输配电设备二十多年,在电网、发电企业、轨道交通以及工矿企业有着扎实的客户基础,其中不乏新能源赛道的主力军。随着新能源EPC项目的持续落地,公司适用于新能源项目的电缆附件、预制舱式变电站、开关柜等产品销售被进一步带动。公司依托新能源实际投资、建设施工、应用场景,深度挖掘输配电设备升级转型需求。公司强化产业链协同,发挥核心技术及先进制造能力,形成板块相互借力、协同发展的闭环业务,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公司全资子公司武昌电控持续致力于轨道交通系列新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先行进入铁路市场,有多年的产品技术和经验积累,和全国各大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设计院有良好的沟通渠道,拥有一支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的技术及服务队伍,显著提升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竞争力。

  公司在福建福清设有大型生产基地,拥有现代化的高标准厂房及技术精良的专业队伍,拥有高效、快捷的精益制造系统,建有多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配套有较为齐全的国内外先进生产检验测试仪器设备,拥有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在保持智能电网制造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契机,布局光伏EPC工程、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等新能源业务。公司所属的电力设备制造及新能源产业市场规模受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相关鼓励政策驱动影响较大。未来,有关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仍有几率存在不确定性,若与公司业务发展紧密关联的政策发生明显的变化或落实情况没有到达预期,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及时关注政策变化,有效捕捉政策动态,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提高项目运作能力,同时做大做强原有主营业务,确保公司市场竞争力。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子公司以及项目公司数量逐步增加,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各方面管理不足以满足公司发展对管理上的水准、产品技术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可能引发相应的管理风险,并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率,从而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未来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继续完善科学的运作体系,完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管理上的水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质量和进度的日常管理和风险管控。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电力产业的快速进步,输配电设备需求和更新速度增长迅速,行业内公司数增加较快;同时国外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也纷纷在国内投资设厂,因此导致国内输配电设备产品的供给迅速增加,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若公司在产品创新、规模扩张、销售网络构建、营销管理等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状况,公司面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将会加大,导致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根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产品升级,保持核心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探索创新灵活的商业模式,及时依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减少新业务拓展风险。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及2023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79,479.05万元、89,815.91万元、91,567.23万元、91,168.88万元,应收账款占据营业收入的比例相比来说较高。公司电网智能化业务的产品主要使用在于电力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领域,主要客户为电力系统、铁路公司等行业大客户,对外付款相关的流程较长,导致公司回款周期较长。随公司销售规模的增长,应收账款持续不断的增加,将可能会引起公司速度和运营效率的降低;同时,增加计提的坏账准备对当期损益造成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依据不一样的客户的回款状况,将应收账款额度纳入相关销售人员的绩效指标,将应收账款的实际回收与销售人员的薪酬直接挂钩,以加强货款的催收力度。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较高、专业性强。公司通过长期的发展,在智能环网柜系列、电缆附件系列形成了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进口替代能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技术团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若公司未来无法及时开发出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丰富技术储备并进行产品的升级更新,或公司核心技术泄露,将使公司持续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积极根据行业发展形态趋势,持续保持一定的研发投入规模,丰富技术储备,促进产品的升级。努力把“人才竞争“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的电网智能化产品和电力施工服务收入占据营业收入的90%以上,其中:毛利率相对低的电力施工服务收入增长较快,收入占比提升;电网智能化产品的毛利率略有波动,电力施工服务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若未来公司电力施工服务的收入占比继续提升,或因为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原材料或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电网智能化产品和电力施工服务的毛利率下降,将会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直在优化公司管理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效率;认真抓好成本分析工作,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内控体系,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要素。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核心技术人员较为稳定,并且公司已实施了多种绩效激励制度,但由于行业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不排除发生关键人员流失或人才短缺的情况,这将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积极做好人才梯队培养建设工作,制定多种绩效激励制度,保持核心人才团队的稳定。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