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让绿色成为发展最浓底色
陕南3市28个县(区),总面积7.02万平方公里,超过40%的面积属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地区经济总量仅占陕西全省的13.1%,曾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对实际,“十四五”期间,陕南地区该如何突围,实现高水平发展呢?
2021年11月3日,陕西省政府网站发布的《陕西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给陕南三市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规划指出陕西将“在空间和功能上形成一核两翼四通道五中心多平台的全方位联动开放布局”。
所谓“两翼”,即陕北能化之翼、陕南生态之翼。陕南生态之翼,主要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充分的发挥串联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枢纽作用。
2019年,榆林、延安两市的GDP分别是4136.28亿元和1663.89亿元;安康、汉中和商洛三市的GDP分别是1182.06亿元、1547.59亿元和837.21亿元。2020年,榆林、延安两市的GDP分别是4089.66亿元和1601.48亿元;安康、汉中和商洛三市的GDP分别是1088.78亿元、1593.4亿元和739.46亿元。2021年陕西各市的GDP还未公布,但是陕北两市远高于陕南三市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视角来看,陕北和陕南确实不易实现“比翼齐飞”。
“十三五”期间,陕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特别显著。陕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逐步提升,已经接近7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位于全省前列,汉江流域水质稳定达标。这些充分说明,“生态之翼”已经羽翼渐丰,陕南经济发展数字虽然不引人注目,但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底色让人养眼。
陕北和陕南只有各自抓紧自身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实施差异化发展思路,才能“同频共振”,才能实现“陕北、陕南与关中协同联动,形成南北双向枢纽,高效串联区域中心城市,跨省际对接国家区域发展的策略。”
2021年10月28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规划》,明确陕西将依照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国家绿色旅游和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区域重要交通物流枢纽4个战略定位,深入实施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谋划256个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动陕南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不论是打造“生态之翼”,还是绿色循环发展,陕南未来经济发展的定位,与“十三五”期间一脉相传,绿色发展仍为最养眼的底色。
“十三五”期间,陕南地区立足优势资源禀赋,构建资源循环产业体系,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820个。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汉中市出台《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工作方案》,围绕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科学技术创新6大产业链,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循链招商、沿链服务、全链赋能。
汉中市是陕西省最大的药材种植加工地,常年种植着各类药材170多万亩,当地以打造“天汉本草”公共区域品牌为目标,围绕创新驱动主线,全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汉中生物医药产业有产值过亿企业8家、过10亿企业2家。其中,汉王药业生产的“强力定眩片”单品年销售额达6亿元,汉中天然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新三板”。
在去年5月12日举办的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与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汉中市又签约了11个医药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合作、医学AI设备与服务、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基金、零工经济、城市级智慧医药诊疗等。汉中生物医药产业链,正在不断地延伸,不停地完善;汉中生物医药产业稳健发展,底色更绿。
此外,汉中凭借优良的水质和洁净的土壤,已成为优质农产品的供应源点,水稻、茶叶、柑橘等有机农产品品质高端;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汉中以飞机制造、精密机床、仪表液压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汉中气候温和湿润,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旅游工程,以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2021年是安康市确定的“产业项目建设年”,全年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00个,总投资2288亿元,年度投资550亿元,这些重点项目支撑安康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安康高新区“智能电气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度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智能电网新增油浸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美式箱变、欧式箱变、输配电、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电工器材、整流器和电感器等产品生产线月建成后,将形成完善的智能高低压设备及箱式变电站等电气产业链,成为陕南区域种类最全、品质最优的电气设备制造研发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利税5200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亩均产值428.6万元。
开局之年,安康在产业布局上,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打造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特别是在培育旅游康养产业方面,安康市围绕“培育西部生态康养产业强市”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推进全域旅游提质增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加快“康养+”新业态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健康养生之都。
2021年,安康再次荣登“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榜单,是西北五省唯一上榜的城市。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是陕西省唯一全域处于秦岭生态保护范围的地级市,既肩负着“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与“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双重使命,又承担着“一江清水供京津”的职责。
近几年,商洛市围绕一个项目,布局一条产业链,已经着力打造了17个重点产业链。
走进德润康中医药扶贫开发产业园,记者看到16栋标准化厂房赫然矗立,这里已经有13家企业签约入驻。据了解,德润康中医药扶贫开发产业园立足商洛中药材资源,采取“一企联八村带千户”模式,投资5.16亿元,着力打造带贫益贫大健康产业集群。
此外,以山阳电子信息产业园为龙头,引进雷博创新、佳德同创等企业8家,初步形成光电产品、半导体器件、智慧健康设备等产业集群;以环亚源铜业为牵引,招引金博、银坤等配套企业14家,形成有色金属产品加工等百亿产业集群
相较于以先进制造业项目为主的关中片区和以能源化工项目为主的陕北片区,陕南三市更加珍惜绿水青山资源禀赋,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无不凸显绿色底色。
未来5年,陕南将以全产业链思维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建设,生态是关键,绿色是底色。
培育壮大高效生态农业,将以各类农业园区为抓手,龙头骨干企业为带动,推动陕南地区打造特色鲜明、优势聚集、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力争到2025年,陕南地区中药、茶、食用菌、果业、蔬菜、畜牧等产业综合产值超过1200亿元。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陕南地区将实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工程,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支持汉中市延伸航空产业链条,打造“西汉蓉”航空产业带;打造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建设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促进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及非金属等新材料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和食用菌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推进镇巴油气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
围绕文旅康养产业,实施精品主题旅游工程,陕南地区将打造“历史背景和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等精品主题旅游路线,建设一批康养基地。围绕商贸物流产业,我省将加快汉中空港国际智慧物流园、秦巴(安康)现代物流港、商洛陆路货运口岸等建设,打造陕鄂川渝区域重要物流集散中心。
同时,陕南将通过“两链”有效对接,推动自然资源向生态资产、产业资本、发展资金有效转变,以数字化推进绿色生产消费,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速打造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陕南特色品牌。(文/张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