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举措频频出现预制板楼危害大为啥不能全面拆除?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词近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引起了不少关注。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了这项举措,要求要积极稳妥的对人民群众迫切地需要进行改造的社会隐患、城市安全放在第一位,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有专家表示,城中村改扩建不是大拆大建,而是要“留改拆增”,以保留利用为主。
这就不得不提到总是饱受争议的预制板楼全面拆除的问题,在单位分房的时代,受到规模、资金以及建筑水平的限制,预制板建房以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成功突围,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并建造了大批量的预制板楼。
虽然,预制板楼在极短的时间内缓解了住房问题,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渐渐发现了预制板楼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预制楼板抵抗震动的能力非常差,在当年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出现坍塌的楼房大部分都是预制板楼。
这也是预制板特性导致的,预制板都是空心结构,又没有钢筋加固,而普遍预制板宽度不足两米,在地震时非常容易断裂,断裂后直接分散塌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很难在下方找到躲避空间,塌下的楼板直接砸在了人体上。
二是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因预制板厚度小、空心结构,这些都导致建筑的隔绝声音的效果差,极大影响生活品质。
例如地面开裂问题,由于预制板的宽度小,在建造过程中需要多个板进行拼接,这也导致了预制板之间会存在缝隙,一旦地基下沉,预制板移动造成缝隙挤压,水泥层就会有裂缝。而这些裂缝如不及时修复,还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渗漏问题尤为突出。
除此以外,还有结构改动问题,基于预制板搭建的特性,预制板楼大部分的墙体都要负责承重,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预制板楼的结构是无法改变的。
在汶川地震后就有不少人呼吁要拆除预制板楼,但目前国家还是没有全面拆除的计划,主要是由于数量实在太多,这背后面临的安置房、拆迁措施、赔偿政策等是一个庞大的难题,甚至将影响几代人。
除此以外,预制板楼还分为了两种情况,70年代左右建造的砖混结构预制板楼,建筑安全标准只有约40年,已经在逐步进行拆除。
但还有一部分是在80年代建造的钢混结构,这一批房子的安全使用的时间标准超50年,实际可能达到70年。所以,有一部分预制板楼是还达不到危房拆除标准的,全面拆除的可能性不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