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杰电气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公司以服务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发展趋势,致力于“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运维、新能源装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电网设备供应”等新型能源体系领域,协同储能、光伏、重卡换电、充电桩、微电网等新能源业务,为客户提供从规划勘察、系统方案设计、设备生产制造、工程建设、高效运营、智能运维到升级改造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综合能源服务。基于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结合多年来在智能电气和智慧能源方面的积累与沉淀,公司坚定新能源产业和综合能源产业服务运营商的定位,以智能电气、智慧能源和数字能创为核心,遵循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发展精神,回报社会,造福国人。
根据《新形势下“十四五”后三年中国电力需求形势研判》统计,2022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 8.6万亿kW-h,比上年增长3.6%,2020—2022年,用电量年均增速为 6.0%,各年增速受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基数等影响波动较大。预计2023年、2024、2025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为 9.1 万亿~9.3 万亿、9.4 万亿~9.7 万亿、9.7 万亿~10.1 万亿kW-h,“十四五”后三年年均增速为3.9%~5.3%,“十四五”年均增速为 5.2%~6.0%。未来,我们国家社会用电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社会用电量持续增加促进输配电设备行业投资规模增加。
电网投资一直是稳增长的重要方式,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既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满足日渐增长的电力需求,又为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提供保证。2021年电网投资规模为 4,951亿元,2022 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5,012 亿元。2023年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其中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
此外,“十三五”期间,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完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期间国家组织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2022年10月 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农村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农村电网网架结构更坚强,装备水准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初见成效,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得到全面巩固提升。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规划部署,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加速演变并向清洁化、电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转型。以清洁能源为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十四五”期间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国家将重点推动大容量、高效率、低成本清洁能源开发,推动光伏、风电、光储充一体化等应用。为实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通过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引领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促使公司在现有配电设备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风电、光伏用配电设备,大力开拓光伏EPC业务,设备应用将出现较大的增长点,电气设备也将呈现出环保型、智能化、标准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为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机遇、促进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在发展智能输配电业务的同时,公司不断开拓满足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的光伏、售电、充换电等业务,并不断推进公司业务数字化转型。公司的高端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务和新能源设备开拓有望迎来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耗系统。配电网分一次配电网、二次配电网,一次配电网络是从输电变电站到配电变电所(或配电所)入口之间的网络,又称高压配电网络,二次配电网络是由配电变压器次级引出线到用户入户线之间的线路、元件所组成的系统,又称低压配电网络。公司输配电设备及自动化产品在一次配电网和二次配电网都有广泛应用。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与电力工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基础工业,电力工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本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设备的销售与工程建设存在较大关联,设备的使用、安装多发生在工程建设的中后期。一般工程建设年初招标,年末完成施工。
国内输配电行业的参与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外知名企业:此类企业多为外资及其在华设立的合资公司,其进入市场较早,产品线分布广泛,产品质量较高,目前仍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第二类为国内规模企业:此类企业多拥有自主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在部分产品类别竞争力较强,已经逐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第三类为国内小型厂家:此类公司规模小,企业家数多,技术与制造装备落后,以制造通用产品或仿制市场主流产品为主,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施,对于光伏、充电桩/站业务、储能及新能源设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1、光伏方面,在“双碳”目标引领下,2022年我国分布式光伏市场更加强劲发展。2022年 1-9月,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5.3吉瓦,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115%。从发展模式上来看,“整县推进”对2022年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影响深远,促使更多的企业、资金进入分布式光伏领域。从市场主体上看,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成立能源投资公司,利用已有资源、资金优势,大举进入全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十四五”期间,“整县推进”和“大基地”将很大程度决定光伏开发规模与竞争格局,随着相关完善政策的落实及监管措施落地,分布式光伏有望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2022)—— 清洁能源篇》)。
2、储能方面,2022年,新型储能在《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等政策的支持下实现高增长,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吉瓦/15.3吉瓦时。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份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的装机目标,总规模接近67吉瓦。新能源配建储能是2022年电源侧储能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发电侧新增新型储能装机同比增长超过200%,以新疆、青海、内蒙古、山东、甘肃五省(自治区)为主,与风电、光伏发电配套的发电侧储能装机的占比接近 90%。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新型储能在2023年将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以“储”为手段,以“调”为目的,推动清洁电力生产与消费更加高效、灵活和稳定。
3、电力交易方面,自2015年3月15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至今,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已历时8年。8年来,电力系统向着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方向转型发展,电力体制改革所面对的场景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2年年初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建设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目标,有效促进电力资源在各省、各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逐步上升的趋势下,新能源必然要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建立适合新能源特点的电力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绿电和绿证市场以及碳市场,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
(1)充电桩(站)方面,“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与之相伴而生的充电市场空间同样十分庞大。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全年新注册登记535万辆,占全国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23.05%,提前三年完成了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的目标(《创新换电商业模式 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充电基础设施也加速建设,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一是充电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继续高速增长,有效支撑了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达到52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长约65万台,累计数量达到180万台左右;私人充电基础设施增长超过190万台,累计数量超过340万台。二是充换电运营市场取得较快发展。我国充电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目前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已超过3000余家,电动汽车充电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全年充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到85%以上(《国家能源局:2022年我国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近100%!》)。
(2)重卡换电方面,随着燃油重卡的高排放、高污染逐渐引起重视,新能源重型卡车的销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新能源重卡实现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140.7%,换电重卡实现销量1.2万台,同比增长 272%(《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深度报告:换电重卡,新万亿航道的发令枪》《新能源重卡争夺战打响,换电重卡跑步开启发展元年》)。
换电重卡具有换电方式相对简单、动力电池的兼容性强等优势,2021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并提出在宜宾、唐山和包头进行换电重卡试点。通知发布后试点城市的换电重卡普及均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地方政府换电设施建设支持措施主要包括运营奖励、换电设备购置补贴以及将换电设施用地纳入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预计随着未来换电技术标准出台,各地政府将加速相关建设政策法规落地。
(3)光储充(换)微电网方面,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我国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进步,充电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光伏+储能+充(换)电”组合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市场中。打造光储充(换)一体化电站,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以及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预计,2021年到2025年期间,光储充一体化的储能系统需求约6.8GWh,其中2025年储能系统需求约3.62GWh,到2030年储能系统需求约44.8GWh。假设以2小时装机时长计算,光储充一体化对应的储能装机规模为3.9GW,可覆盖32500个120kW快充桩或8125个480kW超充桩。
光储充(换)还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变商业化初期,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上路对便捷的充换电设施需求越发迫切,未来随着组件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商业运作模式更加成熟,在强有力政策引导、政府补贴和头部企业试点示范项目的引导下,光储充(换)一体化大规模落地有望为国内厂商提供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
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以输配电设备为基础,以综合能源服务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智能制造为主线,依托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及公司研究院,持续自主研发创新,支撑企业技术和市场服务水平不断的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在智能电气、智慧能源和数字能创等领域完成了产业布局。在智能电气领域,公司凭借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工厂高效运营模式,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在智慧能源和数字能创领域,公司持续保持新能源市场及政策敏感度,做好技术与人才储备,充分利用在智能电气领域的深厚积淀,结合新能源领域人员储备及成熟案例经验,抓住“双碳”战略和“十四五计划”机遇,重点关注政策稳定、市场需求潜力较好的区域开发、建设、运营、销售优质项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综合能源服务,深入贯彻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布局,持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主要产品为40.5kV以下输配电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环网柜、柱上开关、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全系列低压开关柜、电能质量治理等产品;110kV及以下全系列变压器、预装及箱式变电站;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其它配电自动化产品。低碳环保型固体绝缘环网开关柜、环保气体环网开关柜为国内率先推广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其中固体绝缘环网开关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对配电设备制造所需的绝缘技术、密封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控制自动化技术等实施了改进和创新,在产品的环保化、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非专利技术。近年来,公司在电力物联网领域加快布局,加大在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三大领域新型感知终端上的研发投入,已形成先进的智能感知技术、边缘计算技术以及可靠防护技术,与目前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开关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控制设备低功耗的行业趋势相适应。
公司通过系统方案设计、箱体结构设计、功能性能设计、自主研发重要生产组件、厂内组装部分外购元器件满足客户定制需求的成套配电设备。具体来说,公司主要是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重要部分研发生产、以及产品的组装及总装工作,其他元器件则以外购进行补充,通过产品综合创新、系统方案设计与结构设计获取产品附加值。
公司的采购模式有项目订单采购、年度协议采购和批量采购三种,以年度协议采购和批量采购为主。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由各生产事业部下设的技术部出具相应的项目材料清单,采购组根据材料清单执行项目订单采购;对于公司单独设计的专用零件,与特定的供应商签订年度合作协议,执行年度协议采购;对于常规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零采材料等同质性物料采用批量采购的模式;对于标准模块化生产的固体绝缘环网柜和充气式环网柜的主开关部分,为保证供应量充足并实现产品提前预装,公司根据前期市场预测合理确定库存数量,执行批量采购。
公司以按单生产为主,即以客户订单为生产输入,由各生产事业部根据标准产品设计客户化技术方案、制定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
公司的产品生产流程主要为产品的开发设计、客户化技术方案的输出、产品部件的装配以及产品总装、产品的进出厂及质量检验。考虑专业分工以及成本因素,除对产品质量具有关键影响的部件外,公司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提下,部分元器件由供应商按公司设计要求进行生产。
公司产品在生产完工并接到客户发货通知后发货,在客户指定场所由客户组织验收。公司一般为客户提供一年的售后跟踪服务。对于环网柜、箱式变电站、高低压成套开关等产品,需要安装调试的,安装调试完成并经客户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不需要安装调试的,经客户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对于电缆附件、故障指示器等小件产品,公司在向购货方发出该类产品并收取价款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后确认收入。
公司在输配电设备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光伏EPC、储能和售电等相关业务:
(1)光伏EPC业务: 子公司双杰新能主要从事光伏电站的工程总承包(EPC)业务及相关设备销售(光伏、风电箱变、升压逆变一体机等),即对光伏电站及相关项目进行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总承包业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规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双杰新能以光伏监控运维平台和光伏项目管理平台作为业务支撑,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目前公司光伏EPC业务主要涉及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地面电站、户用光伏等。
(2)储能业务:公司储能目前主要以电化学储能为主,掌握PCS、EMS、BMS等相关技术,并配备储能监控运维平台,适用于光伏电站储能、风电储能、火电联合调频、电网侧储能、高压储能、工商业储能等,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形成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并已在广东、安徽、湖北等省建设光储充换示范基地、源网荷储零碳供电所等项目。储能业务目前的经营方式以储能设备销售+EPC为主。
(3)售电业务:子公司南杰新能主要从事售电业务,采取通过电力交易中心,参与电力市场竞价,利用差价及其他增值服务,如节能方案的提供、抢修维护等,多种方式实现利润。南杰新能是广东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交易中首批参与绿电交易的7家售电公司之一,为应对市场交易规则变化,加强与电力交易部门沟通,紧跟用户需求,持续完善交易管理,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供用电服务质量,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打造绿色环保品牌建设,履行节能低碳的社会责任,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4)电力运维业务:电力运维业务主要开展以电气设备为主体的运维服务,由子公司双杰新能的电力运维事业部组织实施。
公司目前掌握核心充、换电技术,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充换电项目托管服务及高效、安全的光储充换一体化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以先进的充换电运营平台作为支撑,用“技术+数字”立足于新能源市场的前沿,为公司快速发展和布局新能源产业生态链打下良好基础。
(1)充电桩(站)业务:公司目前已拥有全系列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机等产品,并取得国网公司供应商资质。经过多年的布局,目前与多地城投、交投企业,机场及公交等综合枢纽的合作模式已基本成型,并保持与某主机厂的长期稳定供货,与其他主机厂的合作同步推进中。充电桩业务目前的经营模式包括充电桩设备直接销售,或者通过自持电站并收取服务费,或者主流运营商或场地资源方合作,收取一定比例服务费。
(2)重卡换电业务:结合输配电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及先进技术,公司设计出符合终端客户需求的智能化重卡换电站产品。该换电站产品组件高度集成化、模块化,可根据客户需求和使用场景设计多种类型方案的柔性选装选配,为终端客户提供多种“换电站+车辆+运营套餐”的全套换电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运营商家降本增效。目前公司已在北京怀柔、大兴,河北唐山,安徽合肥和海南三亚等多地建设了换电站,实施对象包括钢厂、水泥厂的电动重卡,合作车企包括三一重工600031)、北汽福田、江淮汽车600418)等企业。重卡换电目前的经营模式包括换电系统设备销售、换电系统设备销售+EPC、换电系统设备+EPC+运营等模式。
公司统筹规划布局、科学分步实施,推进充换电站、分布式储能与光伏发电等解决方案技术融合,构建“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系统,在交通领域全面电动化的背景下,推动“车-站-网”协同互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色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为用户带来更高效、更便捷的补能解决方案。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对配电设备制造所需的绝缘技术、密封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控制自动化技术等方向有了改进和创新,在产品的环保化、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目前公司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非专利技术。
公司以自主创新为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于适应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
公司充气式环网柜产品综合运用多种集成技术,使用公司设计的灭弧装置满足各种情况下的带电不间断运行;利用双孔分离原理,实现开关设备“五防闭锁”;通过简洁有效地传动装置,实现开关的快速分合,延长开关使用寿命;开关气室通过多种密封、防爆、监测、可视等技术措施,在保障开关基本性能的同时拓展开关辅助性能,提高运行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固体绝缘环网柜是公司的自主创新产品,是国内外高低压开关行业典型的低碳环保产品,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和《北京市火炬计划》重点推广产品目录、国网运检部、物资部《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物料目录》。该产品采用高强度固体环氧树脂、硅橡胶、聚碳酸酯等固体绝缘介质,具有突出的环保性、可靠性、小型化、免维护等特点;产品结构采用相间独立结构,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程度,实现产业化、批量化生产;特殊设计的可视隔离接地刀技术使设备结构紧凑,可靠程度更高;硅橡胶母线三维立体母线穿越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空间。
新型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是公司结合多年设计与制造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出的环保产品。该产品避免了产品绝缘介质对温室气体的利用,实现了配电设备的节能与环保,符合国家“碳中和”战略规划要求。
在输配电设备业务方面,多年的经验积累使公司对我国电力市场客户的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公司具备以标准产品为基础,针对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并形成标准模板,从而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智慧能源方面,公司以用户用能需求为中心,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宗旨,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环保、更加智慧的一站式综合用能的连横服务。
公司智能电气板块的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从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成熟的研发队伍,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对国内外主流配电产品的技术优势、功能特点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把握能力。智慧能源板块,子公司双杰新能是光伏业务和储能业务的核心运营主体,其前身为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的子部门,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从事光伏等业务逾十五年,具有丰富的设计、建设、集成、运维资质及经验。数字能创板块,子公司杰捷迅电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建设、运营、运维团队,专注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光储充/换一体化领域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掌握核心充、换电技术,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充换电项目托管服务。
数字化贯穿于公司流程管理、用能管理及综合能源业务产品和服务管理,以数据驱动管理决策,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生产和工作效率,也为客户提供了数字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
公司输配电设备产品销售领域主要集中于电力系统,电力系统建设尤其是电网投资规模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2021年电网投资规模为4,951亿元,2022 年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为 5,012 亿元。2023年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其中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继 2022年年度计划首次突破 5,000 亿元后,再创历史新高。为实现“双碳”的战略目标,电力行业向以“新能源”为主要能源形式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国家亦推出了多项举措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21年12月工信部等 5部委联合下发《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拓展多种形式的“光伏+”综合应用,在各领域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要求将电能替代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工业领域、全交通领域、全建筑领域、全农业农村领域;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
电网投资规模逐步恢复、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发展、电网升级改造,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对配电设备制造所需的绝缘技术、密封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控制自动化技术等方向有了改进和创新,在产品的环保化、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目前公司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同时拥有多项非专利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授权303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92项、外观设计专利 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8项。
公司以自主创新为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于适应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
公司充气式环网柜产品综合运用多种集成技术,使用公司设计的灭弧装置满足各种情况下的带电不间断运行;利用双孔分离原理,实现开关设备“五防闭锁”;通过简洁有效地传动装置,实现开关的快速分合,延长开关使用寿命;开关气室通过多种密封、防爆、监测、可视等技术措施,在保障开关基本性能的同时拓展开关辅助性能,提高运行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固体绝缘环网柜是公司的自主创新产品,是国内外高低压开关行业典型的低碳环保产品,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和《北京市火炬计划》重点推广产品目录、国网运检部、物资部《配电网建设改造标准物料目录》。该产品采用高强度固体环氧树脂、硅橡胶、聚碳酸酯等固体绝缘介质,具有突出的环保性、可靠性、小型化、免维护等特点;产品结构采用相间独立结构,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程度,实现产业化、批量化生产;特殊设计的可视隔离接地刀技术使设备结构紧凑,可靠程度更高;硅橡胶母线三维立体母线穿越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空间。
新型环保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是公司结合多年设计与制造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发出的环保产品。该产品避免了产品绝缘介质对温室气体的利用,实现了配电设备的节能与环保,符合国家“碳中和”战略规划要求。
公司智能电气板块的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从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成熟的研发队伍,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对国内外主流配电产品的技术优势、功能特点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把握能力。智慧能源板块,子公司双杰新能是光伏业务和储能业务的核心运营主体,其前身为英利能源(北京)有限公司的子部门,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从事光伏等业务逾十五年,具有丰富的设计、建设、集成、运维资质及经验。数字能创板块,子公司杰捷迅电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建设、运营、运维团队,专注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光储充/换一体化领域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掌握核心充、换电技术,可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充换电项目托管服务。
数字化贯穿于公司流程管理、用能管理及综合能源业务产品和服务管理,以数据驱动管理决策,不仅大大提高了公司生产和工作效率,也为客户提供了数字化、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
在输配电设备业务方面,多年的经验积累使公司对我国电力市场客户的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公司具备以标准产品为基础,针对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并形成标准模板,从而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智慧能源方面,公司以用户用能需求为中心,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宗旨,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环保、更加智慧的一站式综合用能的连横服务。
公司的企业愿景是“做智能配电领域一流设备供应商、新能源领域一流产业运营商和产品供应商,负责社会,福泽国人”,基于“惠人达己,守正出奇,令行禁止,奖罚分明”的经营理念,通过价值共创共享机制,聚合人才、合理配置资金,鼓励创新,释放活力。经过多年的积淀,公司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以此吸纳人才、留住人才,提升了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公司的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公司是国内知名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企业之一,已经积累了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公司以优质的产品、提供专业定制解决方案、优秀快速的客户响应等产品及服务享誉业界。在行业内,公司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较高且持续提升,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企业”等荣誉,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综合实力位居输配电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铜排、硅钢等大宗原材料及光伏组件价格较高,增加了公司成本,变压器、光伏EPC、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等产品及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致使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低。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8,218.57万元,同比增长60.6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17229.54万元,同比下降52.04%。
2022年5月,公司启动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2022年11月2日,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中心出具的《关于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中心意见告知函》,认为公司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2023年4月14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同意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682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
控股子公司天津东皋膜因生产经营困难,自2020年1月17日起开始停产,并成立资产处置小组对现有资产予以处置。为盘活相应资产,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公司拟将持有的天津东皋膜的股权和债权认购金力公司增发的股份,于2021年12月3日与天津东皋膜、金力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收购东皋膜技术有限公司之合作框架协议》。
公司及参与本次交易的天津东皋膜其他股东、债权人和金力公司反复协商,共同签订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等一系列文件。2022年6月13日,公司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交易事项。2022年6月23日,本次交易涉及的工商变更登记程序办理完毕。
①公司研发的12kV国网标准化直动式固体柜,提高装配工艺及产品设计裕度,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理念,已取得型式试验报告,并批量供货;
②24kV固体绝缘开关设备,整个开关结构采用模块化、全密封、全绝缘设计,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绝缘部分采用三相分离结构和外表面采用金属化处理,采用蔽技术,并突破了1.2Ur电压下局放量小于10pC,同时实现了避免相间燃弧,有效防止了故障扩散等,采用精确导向和定位设计结构,能够实现每台开关具有接地关合能力;已完成样机的装配调试和相关验证工作,后续将进行KEMA试验,满足海外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拓展海外业务;③10kV常压密封空气绝缘自动化成套柜,满足“双碳”战略和国家环保要求,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的设计、模型绘制,下一步准备进行核心开关部分的装配、型式试验及市场推广;
④10kV固体绝缘柜海外衍生产品,在公司Ⅱ系列和Ⅲ系列固体绝缘开关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国家客户配网的特殊需求,开发能够实现欠压/断电脱扣功能的断路器机构、增加各开关的顺序锁功能、满足不同结构柜型和外壳的燃弧试验,完成了相应的设计、样机装配调试、相关的型式试验验证等工作,已经给客户提供了相应的样机或开始供货。其相关的衍生功能开发设计,增加了我司产品的多样化,有效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助力海外市场拓展。
①公司研发的国网箱式FTU,已通过型式试验、配电终端入网专业检测、业务功能安全验证,已实现大批量供货;②公司研发的南网箱式FTU,已通过型式试验,满足南方电网2022版网级规范书要求,满足南网总调继〔2022〕24号配电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要求,已通过多地市送样检测,广泛应用于配电终端远程运维升级改造项目;③公司研发的南网分布式DTU,包括综合测控通信单元和保护测控单元已通过型式试验,满足南方电网2022版标准化技术规范书要求,满足南网总调继〔2022〕24号配电终端二次功能技术要求,已小批量用于广东、云南、贵州等地;
④公司研发的安全可控的分布式DTU/FTU,硬件采用国产FUXI-H模组为核心模块,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芯片均采用国产芯片,软件采用Linux操作系统,多核协同处理,采用AMP+SMP混合架构模式,已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该产品的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①公司研发的40.5kV新能源高压开关,可推进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进一步提高公司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市场的竞争力,真空灭弧室采用非固封及固封两种方式,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设计及连锁设计,下一步准备装配样机、型式试验及市场推广;
②公司研发的40.5kV 新型C-GIS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大大缩小柜体体积和重量,已完成高海拔试验及燃弧试验,取得试验报告,可提升公司在风电行业业绩,目前已完成小批量供货;
③15.5kV-38kV单相重合器,开关采用永磁机构,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具有分闸时间短及分闸速度快等优点,将CT及PT固封在极柱内部,提高产品性能;
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发电投资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箱变(风电和光伏)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公司积极参与布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产品方面,开发了35KV新能源箱变,箱变的容量从2200kVA、2900kVA、3150kVA、3300kVA、5000kVA到7400kVA,目前正对大容量(10000kVA)预制舱式新能源箱变进行预研,待项目落地。公司研发的新能源箱变智能监控装置已通过型式试验,准备市场推广,提高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先后实施了吐哈光伏美变项目、嘉峪关光伏华变项目、天津风电项目等等,积极为用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了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研发的新能源箱变智能监控装置已通过型式试验,准备市场推广,提高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一二次设备分开,存在设备型号不匹配导致安装困难等问题。随着电网对供电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升,一二次融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在反应速度、诊断准确率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目前一二次融合设备主要为智能柱上开关(架空线路)、智能环网柜(埋构线)。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和智能环网柜等产品的出现,标志着电网控制环节智能化的发展。一次、二次分块分区设计,采用多物理场仿真作为设计依据,将一次、二次生产工艺、绝缘性能、容量试验及机械性能等作为设计约束,基于极端环境和传感器的原理形式开展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在均压、干扰屏蔽、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优化提升实现一次、二次设备一体化设计。
公司研发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柱上断路器(电容取电型),目前正在进行摸底试验,后续将进行全套型式试验并推广市场。
公司完成了液冷超充、V2G、欧标充电桩等新产品研发,形成了30kW-400kW一体式充电桩、720kW群充群控直流充电系列化产品,及 7KW、14KW、21KW、42KW交流充电系列化产品。
在换电领域,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已经完成系列化电池系统开发,通过相关试验并取得报告,推动矿卡、火车等场景产品开发和交付,针对市场和场景需求完成垂直车道和平行车道布置产品规划,开发了典型的撬装站、固定站、移动站并逐步交付使用,形成了系列化换电产品矩阵。
(3)储能方面,公司研发了新型1500V预装式高能量密度储能系统,该系统具有高循环、高稳定性、高能效、占地面积小、快速部署等优势,满足GB36276、UL9540A认证;公司研发的储能系统专用箱式变电站、储能变压器,根据储能系统的的配电方式,优化结构、创新设计,与传统箱式变电站、储能变压器具有更好的电能转换效率,具备更好的经济性。在软件方面,研发出了高精度、高算力电池管理系统,优化传统控制策略,有效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提供了交、直流侧一体化电化学储能解决方案,同时布局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补全各种应用场景,探索储能商业模式,深化储能技术,完善了虚拟电站、共享储能等运用生态。
子公司双杰新能在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报告期内,双杰新能实施的重点项目包含交流侧120MW吐哈油田的地面光伏电站项目、伊莱特、高丽制钢、内蒙古伊泰新能源、吉利融合义乌等工商业项目,山东及河北区域户用光伏项目等,北京榆垡综合智慧能源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为北京市唯一入选工信部等五部门公布的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领先的充电网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快速布局充电网的优势能力正逐步释放,与现代、长安等车企达成合作,与政府投资平台、公交集团等国有企业达成合作,与BP、壳牌等外资能源企业达成合作,都将为公司对未来充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公司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打造全新一代电动重卡换电系统,在一代产品撬装式换电站基础上又成功开发出固定式换电站,移动换电车小批量供货,计划于明年实现量产。双杰电气与业内相关重卡车企、电池企业、金融公司联合打造换电生态系统,探索出一套成熟的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截止2022年底,双杰电气已经在全国签约落地了多座换电站,广泛服务于钢铁、矿山、港口、物流、水泥厂等应用场景,打造全新绿色运输解决方案。
随着2022新能源接入的增加,重点区域推广分布式能源配储能项目,结合市场优势,公司在积极开展源网荷储与多能互补的项目建设,拥有成熟的光储充换一体化多能源解决方案。目前已拥有完备的储能工商业储能方案,综合转换效率达到80%。以光储充一体化为基础,重点打造以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站+换电模式为核心的多源合一的用能模式,推进一批风光储一体化、光储充换一体化、光储一体化+BIPV的综合能源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子公司南杰新能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需求响应,参与削峰响应,助力电力供需平衡。2022年度累计完成交易电量约18亿千瓦时,代理的明星企业有中国移动600941)、壳牌石油、安世半导体等,有效的降低了客户的用电成本。
为更好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公司实施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本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2023年1月17日,公司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延期的议案》,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延长至2024年2月1日。
子公司双杰合肥于2021年10月开始逐步投产。双杰合肥数字化工厂的正式投运将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数字化装配、数字化检验、数字化仓储物流,实现服务响应主动化、产品设计标准化、物料供应敏捷化、产品制造柔性化、经营决策智能化、企业园区互联化。公司将紧随中国和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坚守以产品创新为发展驱动力,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以绿色环保为发展使命,推动人类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①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1,090.44万元,增幅为60.69%,主要由于输配电业务和新能源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加。
②本期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65,925.61万元,增幅为67.70%,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加,营业成本相应增加。
⑤本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833.96万元,增幅为217.87%,一是由于本年借款增加利息费用增加;二是天津东皋膜因诉讼判决增加利息费用;三是由于2021年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借款利息减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⑥本期资产减值损失为203.33万元,上年同期为1,935.34万元,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1,732.01万元,降幅为99.57%,本期主要为合同资产等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未发生其他大额减值损失。
⑦本期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2,311.55万元,增幅为723.98%,主要由于本期处置东皋膜债权产生亏损所致。
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6,258.48万元,增幅为22.97%。
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7,645.56万元,增幅为69.30%,主要由于本期子公司双杰合肥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支付在建工程进度款项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③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6,872.73万元,降幅为63.05%,主要由于上年同期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成功募集资金所致。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公司以“客户、诚信、合作、责任、创新、执行”为价值观,“负责社会,福泽国人”为企业使命,以客户为中心,技术创新为发展驱动力,积极响应“双碳”战略,把握储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发展契机,深度参与新型电力的构建,形成以智能电气、智慧能源和数字能创等领域的产业布局,通过快速进化迭代核心技术与产品,以“清洁能源开发建设运维、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电网设备供应”为己任,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为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公司根据当前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实施产业智能化升级及技术改造,在智能电网产品提供、智慧能源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围绕经营目标,董事会将不断加强工作指导,全面分解、协同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做好过程控制,强化安全责任,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确保主要经营目标的实现。
2023年公司各部门要对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各季度需要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符合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员工收入增长的要求。因此,2023年要深挖潜能,实时掌控经营动态,实现精细化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完成年度各项经营计划,实现经营目标。
①研发方面,2023年将围绕核心产业领域和新兴技术领域,加大基础前瞻技术研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储备,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抢占行业技术变革先机。着重完成国网及南网新标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批量投产和应用,风电、光伏领域保护测控装置的研发和投产,物联网化在线监测领域产品的完善和应用,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系列产品的补充和完善等。
一次设备方面,近年来随着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能源投入的发展,电气成套设备需求量逐年增加,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生产设备及加工工艺有了明显改进、电气设备智能化、一二次融合技术、集成一体化等设备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电气设备一二次融合推动了设备升级改造,电力终端市场对控制电力系统的主设备高低压成套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公司加快一二次深度融合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设计生产出可满足各类型配电网的使用要求、具有较高精度的互感器技术、更加友好的运维体验的智能型一二次融合产品。
二次设备方面,公司将继续围绕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十四五”规划,紧跟智能配电网及数字化电网的发展趋势,全面推进以互联互通、故障自愈、核心国产化为方向的配电自动化产品研发,有效实现配电网的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自动隔离以及不停电作业、零感知作业等,并为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配电房管理等新型应用场景的实施及推广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加强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的协同规划和发展,始终在设备集成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不断延展.
②生产方面:推动全面精益生产管理,减少人员和材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做好订单核算,推动经营成本降低;均衡安排生产,保质保量做好订单的生产和发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活动,加强安全培训;加强质量控制,从源头把控质量关。
①光伏业务方面,一方面,双杰新能做好大型集中式地面电站的开发、抚州藤桥镇6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索通发展603612)、三一昆山产业园等现有项目的实施,以山东、河北户用为基础,进一步推广安徽、江西、广东等户用市场开发;联合央国企及头部能源企业推进整县开发工作,积极地推进合肥周边企业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落实;同时布局集中式、分散式风电项目的开发。
②储能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探索储能商业模式,深化储能技术,承揽了大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项目建设,完善了虚拟电站、共享储能等运用生态。在电化学储能的基础上,布局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补全各种应用场景需求。在产品方面,开发45尺大容量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柜、户用储能设备、移动式能量块,研发出高精度、高算力电池管理系统,优化传统控制策略,保证电化学储能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③售电业务方面,随着2022年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售电业务迎来了新的机遇。2023年零售平台上线,交易开展轮次大幅增加,电力市场由零售价差模式逐步转为电力交易盈利模式,客户价格更加透明。南杰新能与多家发电集团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降低用电成本,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①充电桩方面,推动美标及欧变产品、V2G产品批量化供货,重点开发基于Linux系统的站级控制器、V2V、B2V、大功率液冷超充设备等相关设备及控制系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②换电业务方面,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结合撬装站、固定站、移动站等多形态站体结构型式,实现功能模块化组合,多换电机器人协同、实现电池数灵活配置,服务能力倍增。同时利用CTP、CTC、CTB等相关技术储备,开发底盘换电相关技术及产品应用,推动火车换电项目批量化生产应用。此外,持续加大充换电站投资建设,布局光储充换市场,为客户提供数字能源服务,实现业绩双赢。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已通过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批准。公司将继续推进本次再融资事项,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订单方面,一方面继续推行合同评审,对项目成本、效益和可行性加强评估,达到披露标准时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和供应商评估,加强与质量部门、技术部门的工作联系与配合,逐步降低物料成本;
(2)为满足项目需要,公司成立了若干子公司,对子公司的管理是公司目前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公司要继续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公司急需的高端人才,培养大批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储备。围绕集团经营战略做好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价值贡献和成就感。
公司将持续强化文化的引导与引领作用,树立一流、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形象以及精品的产品成果形象,以“客户、责任、诚信、合作、执行、创新”作为公司的全员素质要求,提高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赋予员工最大的自主创新能动空间,引导员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完成工作,坚持以奋斗者为本,提高奋斗者收入,引进和留住更多的人才,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